24K小说网 > 化宋 > 第182章 我很愧疚

第182章 我很愧疚


东京城中,  太子的计划正在有序进行,首先是煽动太学生和言官,  指责王黼蔡京等人的罪责。

        毕竟,  这次大祸可以说是由他们几个大奸臣一手制造出来的,否则,就算是征辽大败,  局面也不会落得如现在这般难以收拾,所以,王黼蔡京童贯这些人都有罪,  且有大罪,  有大罪的人怎么能在朝廷上主持议和呢?

        必须严惩才能稳定民心,不处置不足以威慑天下。

        但王黼等人也不是好收拾的,如今的文官早就抱团党争,  只要是同出一门,那基本就没有后路。

        他们把太学生一番责斥,  说他们不顾大局,大敌当前只知道争权夺利,视圣上安危于不顾,  收监了不少人。

        太子也开始拉拢城中禁军,只是他的行事并不机密,  东京城里的世家大族何等树大根深,  很快便发现太子的意图,  一时间,  宗室也好,  百官也好,  都没有几个人支持太子。

        无它,  太子只是太子,  皇帝还是皇帝,哪怕皇帝如今落入敌人之手,但按大宋那复杂到极至的权力构架,太子的话,说了不算。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皇帝没死,随时有可能被释放。

        这种情况,又有谁敢押上身家性命呢?

        如此这般各种拖延和推诿之下,又过了二十来天,时间便到了十月。

        这时已经是深秋,东京城的粮食有些不济了,城外的勤王军是夏季开拨过来的,如今天气渐冷,嘈杂地要求京城提供冬衣和炭火。

        巨大城市,上百万人的物资运转,加上运河受阻,城中城外的治安都越发败坏。

        萧干面对百依百顺的皇帝和朝廷,还是很谨慎的,只要求粮食一百万石、军械二十万件,银一百万两,牛马一万匹,毛料一百万卷等等,都被太子满足了。

        但是在要求用太子换皇帝时,太子那边咬死不松口,宁愿在其他地方让步,私下里,太子还专门让老师当使臣,悄悄送礼物暗示只要皇帝不回来,大家好商量。

        而宋画宗显然也感觉到了危机,父子两个你来我往,居然就这样明目张胆地卷起来了。

        于是萧干来了兴致,不断地狮子大开口从一开始提出的要人要物,发展到要地要粮,开始只要雄州这么一个小县城的地,后来回过味来,要河间、要沧州,到后来,发展到还要太原、中山、这种性命关卡。

        让他惊呆的是,两边居然都争着同意了,生怕谁答应慢了一分一样。

        至于这里边的合议内容有多过分,朝廷里的皇帝派和太子党都愿意认了,那反对声差不多也就都聚集在低阶官员和民间了。

        太学里的太学生们倒是义愤填膺,不少人跪在皇城门前要求朝廷收回成命,只是无人理会。

        一时间,场面越发焦灼,两边都咬死了不同意。

        直到最后,把局面打破的,是一个新的条件——太子私下里同意,只要辽军退兵,愿意将东京城中的所有宗室皇子,一起打包,送给辽朝当人质。

        这个消息一出,东京城里的宗室们瞬间坐不住了,他们虽然都是一条条咸鱼,但本身却是全都与武勋联姻百年的存在,说得不好听一点,大宋上的禁军也好,边军也罢,哪个不和他们沾裙带故,他们平时不显,但在关键时刻,却是一股能影响大局的力量。

        别的不说,赵士程母亲来自种家,一个嫂嫂来自刘家,还有个嫂嫂出自姚家,其中或许有与娘家关系不睦的,但大部分,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能极大地影响军中局面稳定。

        随后,更让赵士程头皮发麻的事情发生了,王黼居然快人一招,勾结宗室和守城武官,打开了东京城的城门,将辽军迎接入城,包围了内城。

        这下可是把太子驾在火上烤,王黼这种行为何止是卖国,简直是卖国,但却也真真地断了太子后路,政令不出宫城,那这个太子和被废又有什么区别?

        于是在十月初,太子赵桓无奈地开启宫城,去辽人军营谈判。

        这下可好,太子皇帝都在辽人手中,耶律大石和萧干脑子都嗡嗡的,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以前辽国强盛时倾国之力都过不了黄河,拿不下大宋,可在这风雨飘摇的时间,居然一下就入了大宋京城?

        这世道也太过魔幻了,实在是让人把握不住,要知道在最开始时,他们都已经做好亡国的准备了!

        可惜了,虽然他们对大宋的繁华富庶念念不忘,但如今辽国的情况已经没有办法让他们占据宋地了,连故土都快守不住了,占了这里,怕是只能便宜了金国。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耶律淳在燕京快马传来消息,天祚帝听说拿下宋帝后,大喜过望,准备亲自来大宋的京城受降,这把他们吓得从美好生活中骤然惊醒——可得快点把这摊子收拾了,不然真让他们那皇帝过来送了,这大好局面搞不好就得玩完。

        对于辽帝的破坏力,大辽上下可是都清楚的,要不是有皇叔耶律淳和辽东的帮衬着,辽国估计早就亡了。

        于是在与郭药师一番商讨过后,萧干和耶律大石都认同不能把皇帝和太子一起带走,一个能给辽国提供帮助的大宋才是他们需要的,没有皇帝他们怎么联宋抗金?

        在双方都不想浪费时间的情况下,局面一下就打开了,画宗早就忍不住了,答应了辽国的条件,粮食、布匹、银钱直接在国库里支出,现款现结,不够的便查抄东京城的富户,要带走太子皇子们和宗室,等抗金结束后放还……没有问题,统统带走,只要让他留下就可。

        至于割让土地——

        “土地还是算了,”郭药师劝同僚道,“老陈说了,河间、雄州、沧州都是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又不是什么富庶州县,占了这里,反而是负担。太原、中山是国家命脉,怕是咱们一走他们就会反悔,反而起事端,捏着人质让他们送钱送粮便可,其他的,咱们真的顾不过来。”

        如果是郭药这么说,萧干还会和他争辩两句,但既然是辽东那位这么说,萧干也只能长叹一声:“可惜了,下次,便再难有这等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了。”

        “难说,”郭药师看了一眼皇帝,轻笑道,“这位可不像一个会长记性的。”

        画宗虽然不悦,但听对方说不要他割地,保住了他的尊严,一时间竟对他生起了感激之心。

        于是约定便定了,萧干还想抢些大宋美女劳军,被郭药师阻止了,理由是他的常胜军军纪严明,看不得这种事,再说如今金人已经快攻下中京了,得快点回去,没时间浪费在女人肚皮上了。

        郭药师是这次南下的主力,也是这次能获得如此成就的关键,他都这样说了,萧干自然便同意了,至于由郭药师掌管大宋宗室这些小事,萧干也接受了——人家把钱和粮大部分都给了他们,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合约就此定下后,画宗终于在两个多月的羁押后,回到了大宋宫廷。

        一时间,他热泪盈眶,同时下达命令,大索京城的宗室,凡是在京城的统统扣押,交给了辽军,宗室们哪想到才出狼窝又进虎穴,妻离子散,场面痛苦至极。

        郭药师还把里边那些流着鼻涕的小孩子们挑出来,只要了十岁以上的男性,那些伉俪情深要夫妻同去的,都被他活活拆散了。

        赵士程当时也在现场,看着五哥五嫂像雷锋塔下分别的白娘子夫妇一样被拉开,难得地心虚不已,心说回头可得好好补偿家人们朋友们。

        终于,到十月份时,辽国大军带着巨大的收入,还有上千养尊处优的宗室和皇子,沿着运河北上,离开了东京城。

        而接下来,最让天下人无法接受的事情发生了。

        因为在这次事变中的努力营救,画宗没有追究这次大败的责任,童贯王黼等人都官复原职,只有蔡京退位养老,太子一党全部丢官,失败的所有责任落在了种师道身上,被丢官去职。

        整个东京城的上上下下几乎都要疯掉了,他们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无数人义愤填膺,这场事变的操作实在让突破了他们能接受的极限,画宗皇帝本就所剩无几的名声降到冰点,而为了填补赔偿辽国留下的钱财窟窿,朝廷对东南的搜刮,又重了三成。

        而这一场巨变,亦被称为宣和政和国耻,飞快登上大宋的各种大报小报,传闻天下。

        周围的勤王军们被遣散,其中一位叫李忠孝的将领忍不住上书奸臣误国,请皇帝严惩,结果被下令拿下,他逃跑了,并且改名李彦仙去了其他军队从军。

        从相州来的勤王军解散后,一名姓岳的十六岁小兵又回到了汤阴县,这次从军的经历让他感觉到了深深的迷惑,完全想不通,觉得是自己读书少了,准备去当地大户韩家当帮工蹭藏书读书。

        ……

        赵士程则在考虑要不要去辽东看看。

        “肯定要啊!”郭药师坐在船头,看着鱼杆,笑道,“老陈还不知道你要来,我可得给他一个惊喜。”

        “唉,爹娘那边肯定已经收到消息了,”赵士程无奈道,“我还是躲两个月吧。”

        “你不是还把大哥留在洺州么,”郭药师调侃道,“都这么这么孝顺了,他们还有指望,气不死的。”

        赵士程无奈地转头:“你怎么越来越像舟儿了。”

        郭药师没有回答,只是眉眼都带着笑意。

        和老陈一样,他也很想让公子看看,看看他们这些年,都做到了些什么。

        有些成就,只有公子才懂。


  (https://www.24kxs.net/book/15/15665/523507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