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学渣被逼考科举 > 33. 第三十三章 无

33. 第三十三章 无


崔武爽快答应了:“衙门过年过节忙得很,哪有功夫管这些[ji]毛蒜皮的小事,你们能自己协商最好。不过嘛,本捕头向来为府城的百姓着想,事情再小,也得[cha]手管上一二,不然这世道就得乱了。”

  底下的捕快机灵,进屋去端了凳子出来,恭请崔武坐下。

  崔武一身正气坐着,将腰间的佩刀杵在地上,大声道:“来吧,究竟是为何事起了纷争,你们双方说个清楚明白。”

  毛氏叉着腰,立刻大声嚷道:“荀五儿他们向来鱼[rou]乡里......”

  被唤作荀五儿的,声音比毛氏还要大,一下跳出来,气势汹汹掳衣袖,“毛氏,我荀五儿是好人,大好人,善良得很,你休要污蔑,坏了我的名声,仔细老子揍你!”

  旁边的闲汉混混同声气跟着帮腔:“我五哥帮扶弱小,是明州府有名的大好人。毛氏你冤枉我五哥,别说五哥要揍你,老子也要揍你!”

  “揍她个长舌妇!”

  毛氏气得脸[se]铁青,却不敢在这群真正的混混无赖面前撒泼,壮着胆子争辩了几句,向一旁端坐不动的崔武求情。

  “崔捕头,荀五儿他们要在你眼皮子底下动手打人,你得替我伸张正义啊!”

  崔武唔了声,不咸不淡道:“本捕头看着呢,他们并未动手,我也不好管。”

  毛氏被噎住,荀五儿他们的气焰更嚣张了。

  “崔爷,项家铺子做的蜜饯干果,吃坏了不少人。不信你问问大家,以前有没有人吃坏肚子,来铺子里讨说法,毛氏心虚,赔偿银子使得他们不再声张,借此囫囵掩盖住?”

  “是啊是啊,前些时[ri]毛氏还赔了那人一两银子。”

  围观的人纷纷附和,毛氏几[yu]呕血。

  都是邻里之间,他们居然胳膊肘往外拐,向着这群无赖说话。

  崔武等到大家吵得差不多了,扬声呵斥道:“够了,都别吵!既然双方各执一词,去请大夫来诊断,还你们一个公道。谁输了,谁就付诊金。”

  医馆的大夫诊金贵,再加上药钱,还不如直接赔这群无赖一两银了事。

  这些时[ri]赔了不少银子出去,加之项伯明不住伸手要钱,吵着要买骡车驴车。铺子备下给果子行拿货的钱,已经花得七七八八。

  没了果子,就做不了蜜饯,铺子关张,他们母子三人连饭都吃不起。

  毛氏眼睛一翻白,往后一倒就要晕过去。项三娘子在她身后,赶忙搀扶住她,惊呼道:“阿娘,阿娘,你可还好?”

  荀五儿朝弟兄使了个眼[se],称吃坏肚子之人,叫得凄惨至极,与项三娘子比试着谁声音大。

  简直比过年时节的大戏还要热闹,闲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巴不得他们打起来。

  一方是令人生厌的毛氏,一方是偷[ji]摸狗的混混,谁倒霉都让人拍手称快。

  只是,项三娘子可惜了___

  有人这般小声与身边同伴嘀咕:“她那兄弟不要好,就知道伸手要钱,听说还去了车马行看车辆。项家那点家底,铺子能赚几个大钱,我还能不清楚?只怕项三娘子还没等到他高中,就被吸干血没了命。”

  “项伯明对毛氏也冷言冷语,我都遇到好几次了。我们这些没本事的人,他不看在眼中也就算了,亏毛氏将他看做眼珠子般,真真是慈母多败儿!”

  “还不如将项三娘子卖了呢,同样都是做牛做马,卖到那心善的大户人家,[ri]子过得还安生些。”

  崔武不动声[se]听着,站起身一挥手,道:“既然说不清楚,就一并去衙门公堂说!”

  毛氏哎哟叫唤,喊了几声,一下站起了身,手指着荀五儿他们骂:“平时你们就到处找茬生事,没依仗的铺子谁敢不给你们钱,你们就要闹得人[ji]犬不宁。你们要讹诈,要多了钱没有,这次就当我打发乞丐,拿一两银子送瘟神。以后再来,就将我这条老命拿去!”

  “三娘,去给他们拿一两银子出来!”

  项三娘子头疼[yu]裂,只想赶紧息事宁人,进屋去打开钱匣子,数着里面不到二两的碎银。

  冬[ri]果子贵,铺子余下的存货,加上不到一两银子能拿的果子,撑一撑勉强能维持几[ri]。

  要是荀五儿他们再来,或者项伯明要钱____

  项三娘子努力定住神,不敢再想下去,取了一两银子,出去[jiao]给了荀五儿他们。

  荀五儿他们拿到银子,一句话都不再说多,对崔武拱手见礼道别。

  崔武严肃道:“以后莫要再闹了,过年过节要喜庆祥和,扫了贵人的兴,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每当年节时,城内的巡逻比平时要严许多。闲汉混混偷[ji]摸狗等人都识趣,会在这些时[ri]不出来生事。

  毛氏捂着胸[kou]叫疼,被项三娘子搀扶着进了屋。荀五儿他们也离开了,众人没了热闹看,意犹未尽散了。

  “这项家铺子最近是冲撞了哪路神仙,怎地尽倒霉不断呢?”

  “呵呵,项家铺子以前啊,那是有人护着,谁会那般没眼力见上门找事。你没瞧见,崔家大郎许久都未曾见到了么?”

  “崔家大郎听说去了他姑父家中,程举人出了事,崔家娘子回了娘家修养,程家儿子尚小,他与崔家三郎都去照看表弟去了。”

  “程举人可惜了啊,读书好,品[xing]好,每次来岳父舅子家,见到我们都客客气气招呼。哪像那项伯明,功名都没考到身,眼睛就长在了头顶,不将你我这些老街坊放在眼里。”

  “时也运也,这人啊,谁能说得准。”

  这边众人在不断谈论,那边荀五儿小跑着追上崔武,掏出半钱银子双扶手奉上,点头哈腰恭敬地道:“崔爷,这些是小的一点心意,你莫嫌少。”

  崔武目不斜视往前走去,荀五儿愣了下,赶紧将银子[jiao]给了他身后的捕快,“爷,小的孝敬,你拿去吃杯酒。”

  小吏的薪俸低,做捕快的更是风里来雨里去,赚的是辛苦钱。

  崔武岂会将这点子钱看在眼里,从不会拿如荀五儿这等闲汉混混的钱,亦不会拦着底下的人拿,只当做没看见。

  捕快不动声[se]将银子揣在了怀里,荀五儿松了[kou]气。

  要是捕快不拿钱,他才会紧张。

  崔武斜乜了眼荀五儿,训斥道:“以后少去生事,人家孤儿寡母不易。蜜饯干果能赚几个钱,家中还有人在府学念书,府学离府城近大半个时辰的路程,来回不方便,项家总得买辆车。牲畜车子车夫,哪样不是钱。就是将项家的宅子铺子拿去抵了,也不值几个银子。”

  荀五儿小眼睛转得飞快,嘿嘿笑道:“崔爷教训得是,听说项家那小子已经去车马行看过了,看的还是上好的大青骡。崔爷一片好心为项家着想,那是崔爷的仁慈。崔爷府上都用的是寻常骡车,项家比崔爷府上还阔气呢!”

  崔武不耐烦挥手,“去去去,别在老子面前碍眼,耽误了我的差事!”

  荀五儿躬身连连称是,忙往后退,叫上弟兄们一窝蜂散了。

  *

  “成[ri]就知道哭!真是晦气!”

  “我还不是为了你们,以后等我有了出息,少不了你们跟着我吃香喝辣!”

  “拿出一个大钱,就等于要你们的命,害得我出去被贵人嘲笑!”

  项伯明越说越委屈,一转身冲了出去。

  夜里寒冷,清冷的月辉洒下,照在树枝的积雪上,平添了几分悲凉。

  昨[ri]夜里从卢家园子散场,别的贵人都陆续上了马车。赵知府的侄儿看到他还立在那里,好奇问了句:“怎地不见你府上的马车?”

  项伯明无端感到好似衣衫都被剥光,窘迫得恨不能钻进地缝里去。

  那可是赵知府的侄儿,先前还夸赞过他学问好,说他定是自幼得了名师教导。

  项伯明含糊支吾着撒了谎,赵知府侄儿没再多问,被小厮簇拥着上了马车。

  无论如何,项伯明都要买辆车,他要结[jiao]权贵,他不能落下面子!

  可是回到家,一直对他千依百顺的毛氏,哭诉着家中没钱,说是这些时[ri]被无赖混混上门讹诈,铺子里的存银都填补了进去。

  “儿啊,你平时来往的都是贵人,你可能托他们,给咱家铺子撑撑腰?”

  项伯明羞于求人,连混混无赖都敢上门来找茬,他哪来的脸混迹于他们之中?

  再说,他也求不到人,贵人弟子并不是那般好相与。

  “咦,这不是项少爷嘛,怎地来了这里?”

  项伯明脚步一停,抬头看去,发现竟不知不觉来到了桑榆里。

  桑榆里离九曲巷约莫一里路左右,与九曲巷不同,巷子彻夜不眠,灯火通明。

  丝竹管弦乐声,从彩楼隐约而出。女郎们言笑晏晏,倚在彩楼门[kou],不时与客人娇俏招呼。举手投足之间,华丽的纱裙滑落,露出雪白的皓腕。

  与项伯明打招呼的王半城,在这一带做些放印子钱的买卖,帮闲跑腿闲汉,都归他管。如他名号那样,在明州府算得上名动半城。

  王半城身形微胖,脸上总是带着和气的笑,看上去好似普通寻常的富家翁。

  项伯明知道他们这些人,对明州城如数家珍,认识他也不足为奇。

  他不[yu]与王半城打[jiao]道,勉强拱手施了半礼,就要转身离开。

  王半城叫道:“项少爷,夜里冷,不若进屋喝杯热汤再回去。你是读书人,要回家早些歇息,明朝还得早起上学,我就不劝你吃酒了。”

  府学已经放了冬至假期,项伯明却未过多解释,脚步迟疑。到底担心得罪了王半城,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王半城呵呵道:“结个善缘,结个善缘。”

  项伯明这下听懂了,王半城是看在他读书好的份上,[yu]提前打好关系。

  真正算起来,除了朱先生之外,明州府还真没人将他放在眼里,主动送上门投诚。

  除了得意与激动之外,项伯明还心念微动。

  说不定能靠着王半城,将家中铺子被混混讹诈之事,一并解决了。

  项伯明拿捏着道了声谢,王半城侧身颔首:“项少爷请。”

  王半城摇手斥退围上来的女郎们,“贵客,贵客,你们休得来打扰。”

  项伯明哪享受过这般待遇,不禁头昂得更高了,随着王半城进了雅间。

  王半城果真与他先前所言那样,只吩咐茶酒博士上了些热药汤与点心。

  雅间香暖扑鼻,项伯明吃了香浓的热药汤,将碟子里的各式可[kou]点心吃了大半,只感到舒适从脚底往头上冲,惬意得直喟叹。

  王半城客气问道:“项少爷可还要来些?”

  项伯明肚子已经饱了,端起了架势道:“不用,只这些就好。”

  王半城便站起身,道:“项少爷早些归家吧,可不能耽误了项少爷上学,不然,我就是千古罪人了。”

  项伯明想提铺子里的事情,琢磨了下,初次见面,提出来实属唐突,便咽了回去。

  走出门,王半城伸手出去一探,雪花落在了手上,皱眉道:“瞧这鬼天气,又在下雪了。项少爷,路滑,你得小心些。”

  王半城的随从递来灯笼,他[jiao]到项伯明的手上,有意无意道:“项少爷得有辆车,不然这出门,实在太不方便了。瞧我这脑子,竟然老糊涂了,串子,你去将我的马车赶来,送项少爷回府。”

  随从应了声,转身去赶马车。项伯明想要拒绝,想到在寒夜里走路,拒绝的话无论如何说不出[kou]。

  王半城陪着项伯明一起等,道:“项少爷,我冒昧问一句,你府里可是手头不方便,没能买车?”

  项伯明脸[se]微变,被看穿穷困,着实不那么愉快。

  王半城忙赔不是,“冒犯了,冒犯了。只有些话,我仗着比你年长,就多说几句。项少爷就是那扶摇直上的大鹏,如今尚是雏鸟,暂时被困罢了。我不敢与项少爷比,想当年,我穷得叮当响,家中只有一条裤子。洗了之后,就得躲进被褥中,待裤子干了之后才能出门。如今再看,我也算小有薄产,一时困窘,真算不得大事。”

  项伯明脸[se]这才缓和了些,王半城笑道:“若是项少爷手头真不方便,我这里可以拆借些银子,解决项少爷眼前之急。”

  印子钱利息高,项伯明听过无数人借了债,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顿时警惕了起来。

  王半城只当没看见,温和地道:“项少爷不同于别人,银子不要利息,黑纸白字写清楚,项少爷每月偿还本金即可,比如借十两,一年还一两,十年还清。项少爷是读书人,借据由你来写,你大可放心。”

  还有这等好事,项伯明狐疑地看向了王半城。

  王半城笑眯眯,道:“结个善缘,结个善缘。”

  项伯明心下明白,王半城这是在投诚了。如他所言的偿还之法,等于白送钱。等到彼此[shu]悉之后,这钱就抹了去。

  借一百两,一年还十两银子,一个月一两银子都不到。

  项伯明每月省一省,也就还上了。

  一百两就能买到一辆上好的马车,再买个书童小厮赶车,一举两得。

  王半城这时道:“不过,项少爷得拿些值钱的来作保,比如地契田契等。道上规矩,道上规矩,还请项少爷莫要生气。”

  地契要买卖双方前去官府办过契税,重新登记,否则拿到手上也无用。

  项伯明到底谨慎,没一[kou]应下来。

  王半城亦没多劝,只让他回去考虑。这时马车来了,王半城将他恭敬送上了车。

  马车离开,王半城立在那里目送,随从上前笑道:“老大,这也值得你亲自出马?”

  王半城袖着手,转身往楼里走去,道:“大小都是买卖,买卖送上门,都得和和气气。我教了你多少次,唉,你们这些蠢货,总是学不会。”

  随从缩着脖子,撇撇嘴没有吱声。

  王半城斜了他一眼,亦未再理会。

  荀五儿送了消息上门,王半城的身家,这点买卖自然无需他亲自出马。

  只项伯明不同,他是读书人,王半城做了两手打算。

  项伯明真高中了,以后不愁没买卖,就算连本带利折损进去,都是赚。

  项伯明没能考中,他本金在,也不会亏。

  项伯明回到家,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整晚,到了天明时分,方下定了决心。

  借据由他来写,为了负担轻一些,可将还钱的年成写长点。

  再过三年就要秋闱,待到那时他考中举人,他不相信王半城还会让他还本金,这笔银子就一笔勾销了。

  想到即将到手的马车,项伯明兴奋得睡不着了,听到毛氏屋子里有了动静,他跟着翻爬起身,飞快套上了衣衫。

  毛氏知晓他放假,便没来叫他起床。项伯明等到毛氏与项三娘都去了前面铺子,用凉水匆匆洗漱完,摸去了毛氏的西屋,从箱笼里翻出了毛氏藏好的匣子。

  匣子里装着宅子的地契,上面加了两把锁,钥匙毛氏从不离身。

  项伯明用力扯了几下锁,匣子是毛氏的嫁妆,做得很是结实,锁纹风不动。

  项伯明恼了,将匣子举起来,狠命掼在地上。

  匣子在地上滚了几滚,只角落掉了些漆,仍然完好无缺。

  项伯明俯身捡起来,左看又看,捧着匣子到了院子里,放在地上,搬来压腌菜坛子的光滑石头,举过头顶就要砸下去。

  这时,毛氏尖叫传来:“你在作甚?”

  眼前的匣子,就是化成灰毛氏都认得,里面装着家中宅子的地契。宅子是她的安身立命之所,每天都要看过才能睡得着。

  毛氏俯身去夺匣子,项伯明被她的喊叫惊了跳,手上的石头掉落,擦着毛氏的额头滚在地上。

  “啊!”毛氏一声惨叫,额头的血汩汩流下,软软倒在了地上。

  项伯明吓傻在那里,项三娘子在前面铺子听到毛氏的叫喊,将包好的蜜饯着急往客人手上一塞,转身往后院跑。

  “阿娘!阿娘!”项三娘子看到毛氏倒在血泊里,怀里还紧紧搂着匣子,她吓得面无人[se],对呆怔在那里的项伯明喊道:“还不快去请大夫!”

  毛氏只皮外伤,血糊了一脸看上去有些吓人,这时动了动。

  项伯明脑子一片空白,跟着了魔一样,弯腰从毛氏手上夺过匣子,转身就往外跑。

  项三娘子认识匣子,心下明白了过来,凄厉喊道:“那是家里的地契,是阿娘的命,你快还回来,快还回来!”

  项伯明只管埋头往外面跑,先前听到叫喊,好奇在门[kou]探头看热闹的客人,见项伯明抱着带血的匣子跑出来,很是仗义,伸手一把把他揪住了:“光[yin]天化[ri]之下,居然敢进屋抢劫,好大的狗胆,走,跟着我去见官!”

  有路过的人眼尖看到,笑道:“他是项氏铺子的少东家,你莫认错了人。”

  客人依然抓紧项伯明不放,正义凛然道:“这更不对劲了,既然是项氏铺子的少东家,他阿娘好似受了伤,他不去管阿娘,却抱着匣子往外面跑,实在太不孝了!”

  项伯明一夜未眠,脑子馄饨不清,嗡嗡嗡在叫嚣不停。毛氏的血在他眼前不断浮现,怎么都理不清个头绪。只是不断挣扎。

  那人忙跑进后院一看,项三娘子在呜呜哭,毛氏呻.吟着,鲜血淋漓。

  “他这是打伤了他阿娘,抢了家中的匣子要跑啊!”那人失声喊道,“别放过他,送他去见官,实在是太不孝了!”

  冬至时节,街头巷尾人本就多,很快,无数人围了上来。

  放假进城过冬至的程子安,被崔耀光拉着,一起挤在人堆中看热闹。

  崔武带着捕头很快赶来,他见身边无数人跑过,他们在卖力喊:“项伯明打伤他阿娘了,项伯明十恶不赦,不孝不顺!”

  听到叫喊赶来看热闹的人,将九曲巷快堵得水泄不通。

  崔武皱眉,伸手抓住了一个跳脚喊得欢快的人,将他掼在了院墙上。

  那人见到崔武穿着公服,瑟缩了下,将“不孝不顺”这几个字咽了下去。

  崔武眼神微动,闲闲道:“你喊得挺起劲嘛。”

  那人一股脑招了:“有人发钱,喊一声一个大钱。我就是想着能为民除害,还能顺手赚几个大钱花。差爷明鉴,我是见不得有人不孝啊!”

  崔武愣了下,问道:“向谁领钱?”

  那人道:“我也不认识,那人眼生,一人发了五个大钱就走了。”

  崔武放开了他,随意拍了拍手。

  民不告官不究,他无需多管闲事。

  崔武当差多年,本能觉着不对劲。

  好似项家第一次被找茬起,就是有人在背后布局。

  后来发生之事,一切都水到渠成。

  若真是如此,项伯明得罪之人,着实是高手中的高手。

  步步为营,几乎神不知鬼不觉,将他打入了尘埃里。

  事情闹得这般大,估计明州府很快就人人得知。

  项伯明不孝不顺的名声,无论如何都抹不去了。

  这辈子,就永绝了科举仕途之路!:,n.w.,.


  (https://www.24kxs.net/book/1656/1656581/111111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