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免费阅读小说 > 第112章 朱棣,你比咱还老糊涂?!

第112章 朱棣,你比咱还老糊涂?!


连朱元璋这种狠人,听到宋慎的话后都难免沉默了。

    他是狠,但是薛定谔的狠。

    对那些一起上阵拼杀、一起流过血流过汗的老兄弟,朱元璋能够狠得下心。但他若不狠,日后留给儿子的江山,将是开国元勋林立的一片烂摊子。

    正因为他可以全心全意地为朱标打算,所以他可以背负残忍无情的骂名,宁肯被后世戳脊梁骨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也要提前清扫障碍——哪怕清算老兄弟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开始。

    说人话,就是在朱元璋心里,自家人永远比老兄弟来得重要。

    这无可厚非,人都是有私心的,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根本也不在意谁骂自己,在他心里,只要标儿以后能稳稳当当地有个善终,当个好皇帝,那就万事大吉了。

    “由于朱允炆的年号是建文,而朱允熥的封号是吴王,所以他们的后代分别被称为建庶人和吴庶人。”

    朱棣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还没说出点什么想法来,后脑勺就先被父亲给了一巴掌。

    朱棣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身为父亲,他现在的心情还是挺复杂的。

    但是父子俩都没想到,宋慎这么快就在课上提到了朱棣的儿子。

    似乎朱允炆丝毫没有继承到自己“在乎家里人”这一点吧?

    底下,阶梯教室里,朱棣跟朱标坐的是同桌,而此时的朱棣也顾不得父皇脸色什么样了,他比较在意大哥对自己的看法。

    然后他才发现,好家伙,眼前这个来自永乐二年的朱棣还真的没有撒谎。

    朱元璋和朱标都看向了自家老四朱棣,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来。

    朱元璋举手起身,面色难看至极:

    “而后,洪武帝驾崩,朱高炽和朱高煦一起回京奔丧,归途中朱高煦打杀无辜,甚至直接杀了一个驿丞,朝中百官谴责你,这个你难道忘了?”

    “朱棣,你喜欢朱高煦是因为他给你当了很多次前锋,他数次救你于危难之中,但你有没有想过,前方打仗凶险,坐镇后方让你没有后顾之忧,这又需要多少心血多大本事?讲道理,这并不比冲锋陷阵简单。”

    朱高炽身为嫡长子,虽然早早就被立为燕王世子了,但他那太子之位来得可没有多容易,跟朱标这种完全不一样。

    像爹?

    像父皇那样残忍暴戮,对功臣赶尽杀绝,将其他儿子赶出京城,那是什么好事情吗?

    他分不清这是夸奖还是责骂,只是默默搓了搓脸,搓了搓自己那张已经饱经风霜、老得比父皇还快的脸。

    朱家血脉实在是太强大,朱棣就算了,连朱允炆也是这种货色。

    他想了想,说:

    如果是朱标继承大统的话,他只需要当一个宽厚仁和的皇帝,当个正常人,就足以坐稳江山。更何况朱元璋早就让朱标帮着一起处理政务了,他丝毫不用担心这孩子会犯浑,加上朱标天然对底下所有弟弟都就有血脉压制,算的上半个父亲的角色,朱棣再怎么样都不可能反到他头上去。

    尤其是朱元璋!

    这货既要又要,既想留下来个好名声,又想用雷霆手段杀伐果断灭掉一切威胁。

    等朱元璋松了口气,宋慎才看向了教室最后一排的土木堡战神。

    “你是不是还跟你们家老二说过什么,努力吧,世子常常生病,这种话?”

    朱棣被点到名,只能忍着父皇的眼刀子站起来:

    朱标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朱棣道:

    “你知道,爹最不喜欢自己家出现有人抢皇位的事情,我们这一辈如此,下一辈也是如此。”

    只是朱元璋没想到……

    从朱棣对待朱标后代的做法,就能看出来,老四这货继承了自己的手段,但比李世民要稍微柔和一些。

    “英儿早夭,朱允炆出家,那其他人呢?”

    哪怕朱元璋坦荡承认,他只把马皇后当媳妇,只把朱标当儿子,其他儿子都是皇子,他就是偏心,而朱允炆看起来压根就不是这样。

    “先生,我还没有立太子啊。”

    “他很喜欢朱高炽,而你家的老二老三他很不喜欢——或许,是因为朱高炽像朱标,而朱高煦朱高燧这俩人真的更像你?我说不好,可史料记载过,你心里应该也很清楚,朱高煦他们在应天府读书的时候胡作非为,连他们的舅舅徐允恭,也就是后来的徐辉祖都亲自耳提面命过,只是没用。”

    “是……是有点争端。”

    儿子,太子?

    他们刚刚才从太医院回来,年轻的燕王朱棣也才刚刚得知自己即将为人父的消息,不管这孩子重要不重要,起码冲淡了很多紧张气氛。

    朱祁镇似乎很清楚这点,有些不自然地挠了挠眉毛,也没嚷嚷什么。

    听到宋慎的话,朱元璋和朱标齐刷刷把眼神钉到了朱棣脸上。

    总之,前面的那些皇帝包括朱元璋自己在内,并不会当了表子还非要立牌坊。

    朱元璋只差拎着他耳朵吼了:

    朱允炆到底是怎么想的……

    “堡宗的这个过错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了,现在不多赘述,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朱棣没有一个好太子的话,他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就这么往外跑。”

    “朱棣有没有给标儿一脉留后?纵使之前你说英儿早夭,但他总不可能只有英儿和朱允炆这两个孩子,咱也不会允许。”

    闻言,朱棣脸色又白了点。

    宋慎摆着手指头继续数:

    这事儿,他还真不是很好说。

    可让他俩震惊的是,朱棣也很茫然。

    “建庶人被软禁了五十几年,是明英宗朱祁镇放出来的,原因,似乎是由于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上位后将他软禁于宫中数年,而他在夺门之变后深感其痛苦,想到建庶人在这种环境里呆了五十几年,于心不忍,后来就给放出来了。”

    而朱元璋也大概猜到了自己为什么最后宁肯让一个所谓的皇太孙即位,都不肯给朱棣机会。

    宋慎没有搭理老朱家的人都是什么反应,接着说道:

    可能吗?

    在座的各位同学,甭管功绩如何,脑子如何,他们都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并不太在乎后世其他人对自己有什么看法的。

    嬴政的暴秦,刘彻晚年的巫蛊之祸,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李隆基的二次宫变,朱元璋自己即将行动的杀功臣,朱祁镇的夺门之变——算了,这货不提也罢。

    难道他口中这个朱棣的太子,就是燕王妃现在肚里那个?

    他决定说点别的。

    听到这,朱元璋和朱标的耳朵同时竖了起来,一下也忘了刚才自己的感叹。

    讲台上。

    这是他最看重的一点——朱棣有没有让朱标绝后,意味着他到底有没有变成一个跟李世民一样的人。

    “老大是挺好的,不过他自幼就喜静不喜动,身材比较胖大,还时常生病。而老二老三,尤其是老二,他比老大更像我一些,征战沙场也有威望……所以这一时间有些难抉择了。”

    就宋慎刚才对朱棣太子的评价,无论如何,这个太子都是板上钉钉的好太子,甚至某种程度上宋慎还将其类比为朱标,这就足以说明他家太子的能力了。

    “朱允炆和朱允熥都是朱标的儿子,他们的后代在朱棣登基之后都被废为庶人,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吧?”

    “对如今的我而言,只要你没对英儿做什么事情,都还好。”

    “这个年号你可以不用太在意,总之他们活了有些年头,哪怕到了弘治往后真的绝后了,这锅也甩不到朱棣脑袋上,你可以放心。”

    “咱喜欢的孙子你不喜欢,偏偏咱讨厌的你就偏袒,怎么,你就喜欢那种跟你一样脑后生反骨的儿子是不是?”

    “后来朱祁镇非要率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也是想效仿自己太爷爷,想证明一下自己。”

    “不过,因为建庶人的身份并不好放在明面,也或许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所以史料很少,我可以肯定的是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后人起码在永乐年间都还活着。至于朱棣没有给他们应有的教育,让他们自幼幽禁宫中,导致放出去之后牛马不分……这应该不算什么问题吧?”

    “但老四,你……”

    “哦对了,要说朱棣,他不管是当皇帝前还是当皇帝后都是战功赫赫,甚至多次亲征去草原上揍蛮子。”

    从能力,从班底,从即位正统性,从亲情,从任何层面上来说,朱标都绝对完胜其他所有人。

    朱标揉了揉额角,苦笑道:

    “不是都跟伱说过了吗,我那边是洪武十年,如今我的孩子只有英儿一个,朱允炆已经被父皇弄得胎死腹中,不可能降生了,既然他都没了,先生口中的朱允熥更是没影,说起来,也都是我未来的孩子。”

    朱元璋缓缓,缓缓的,舒了口气。

    “大哥,我也不想……”

    “朱允炆登基的时候本来也还年轻,只有两个儿子,太子死于靖难的那场大火之中,而他年仅两岁的次子朱文圭则被朱棣软禁起来,一直没有放出来,不过朱棣应该也有给他娶妻生子。”

    “虽然立嫡立长天经地义,但二皇子、三皇子在靖难之役中也立下了不少战功,都有功劳,支持他们的人不少,我确实有些犹豫。”

    他吃痛捂着后脑勺,多年征战的肌肉反应让他下意识想反击,可看清揍自己的人是谁后,他又缩了缩脖子不敢反抗了。

    “你打靖难之役,人家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给你操心粮草守备后勤补给就算了,应天的大军想釜底抽薪,打到了北平城门口,你在外头征战,城里只有朱高炽和徐皇后在,噢,还有一堆老弱病残的兵。”

    其实朱元璋更想问问七十多岁的自己,到底怎么想的,能把江山交给这种东西?

    “先生,咱有件事想问。”

    琢磨了一下,宋慎先给出了一个肯定答复:

    “首先我可以确认,从史料记载里可以判断,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后人应该一直生活到了弘治年间。”

    他感觉自己的脸现在可能更像是个画布,宋慎一句好话就能给刷好看点,往坏了说就是在他脸上涂白。

    宋慎一愣,赶紧埋头偷偷看史料。

    “永乐二年……你的朝堂上正在经历储君之争?”

    有这么好的儿子,朱棣居然还在犹犹豫豫的,竟然登基了两年都还没立储君?

    干什么吃的!

    “这种事情上你最好别犯错。”

    朱棣汗流浃背,但这话就是他自己亲口说过的,他也无从辩驳,只能讷讷点头。

    事已至此,朱棣只能希望这位宋慎宋先生的嘴里能有自己好的。

    “朱棣同学,你跟朱元璋同学一样,都有个好儿子好太子啊!”

    可是从刚才宋慎的描述来看……

    宋慎见底下的老朱家人都很沉默,连向来嘴毒爱说烂话的朱元璋都沉默了,觉得这也不是个事儿。

    “说起来,这事儿还跟朱祁镇有点关系。”

    不管日后的朱棣能有多少作为,朱元璋始终认为朱标才是更好的,更有能力的继承人。

    宋慎笑了。

    “他篡的是朱允炆的位,要是把朱标后人教的好了,日后人家想从朱棣这一脉拿回皇位,可是正经师出有名的。”

    见微知著,便是这意思了。

    宋慎了然点头。

    恐怕,朱允炆一直在藏着掖着,一直用他那套君子做派来欺瞒自己,而朱棣的性格和野心朱元璋很清楚,要是朱标没了,让自己这些儿子上位的话,其余所有儿子怕是都逃不过一劫。

    “就这条件,朱高炽跟他母亲、跟将士们通力协作,硬是以万人之军硬挡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攻城,哪怕李景隆本来就是个废物东西,但再废物,他手下五十万人不是假的吧?”

    宋慎摸了摸鼻子。

    “首先,在你父皇还没去世的时候,你的几个儿子就都去应天府读过书,当时的朱元璋也见过。”

    “这么一看,你可比我更像爹一些。”

    “老四你给老子听明白,咱立你大哥是立嫡立长,不管你这皇位来得正不正经,既然已经当了皇帝,那就有个当皇帝的样子,上好的储君你不立,拿他跟俩混账玩意比?”

    “你如今这年纪看着也没咱大啊,这么早就老糊涂了不成!”

    (本章完)


  (https://www.24kxs.net/book/2648/2648828/111110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xs.net